文章目录
  1. 1. 绪论
  2.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 2.1.1.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 2.1.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3. 2.1.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2.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3.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2. 3.2.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3. 3.3.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4. 4.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 4.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2. 4.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3. 4.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4. 4.4.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5. 5.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 5.1.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 5.2.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3. 5.3.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6. 6.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绪论

历史:

  1. 朴素辩证法: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形成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具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2. 机械自然观:是唯物的,但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上学的特征
  3.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分析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汲取辩证法的合理思想,综合当时哲学、社会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理论成绩的基础上创立的。集中体现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和其发展的高级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 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
  • 思想渊源: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赫拉克利特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以演绎逻辑为核心的形式逻辑体系,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基本特征: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 思想渊源: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阿里斯塔克的地动说,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主要观点:
    1. 自然界是先在的自然界和历史的自然界,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2.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 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4. 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主张从既有的事实出发,运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 基本特征:
    1. 实践性: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 历史性:自然界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
    3. 辩证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4. 批判性:批判了牛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错误观点。
  • 科学基础:康德的星云假说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假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填平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鸿沟,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和磁的统一性,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解释了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统一。
  • 技术基础: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2. 生态自然观
  • 观点和特征: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
  • 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自然观将随着系统科学尤其是生态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它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
  • 科学技术基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以及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1. 科学的本质特征:“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
  • 第一,内涵方面:“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
  • 第二,基础方面: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真正的科学”;
  • 第三,社会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具有实践属性,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
  • 第四,社会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和资本结合起来,就成为资本家统治的工具;
  • 第五,科学具有双刃剑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成为一种控制人的力量。
  • 国外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历程。
  • 理解: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
  1. 技术的本质特征:“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国外研究: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前者如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后者如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
  • 理解: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1.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构成;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构成。
  • 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仅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体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 国外研究: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否定旧的创造新的;历史主义者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发展模式包括硬核、保护带两个部分和正、反启发法两条规则;武谷三男结合物理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实际,提出科学发展“三阶段”理论。
  • 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 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核心:辩证思维与系统思维。
  • 基本原则: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与系统思维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 理论要素: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整体与部分相互统一,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科学研究从问题出发,如巴斯德所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大脑”。
  2. 分析和综合: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
  3. 归纳和演绎:
  •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方法,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只要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
  1. 从抽象到具体: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2. 从感性的现实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 从科学的思维抽象逐步使抽象的理论上升到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的思维具体的过程。

  4.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两点要求:

  • 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 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1. 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 收敛思维志在取得结果。
  •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难有创造。
  1. 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思维形式:类比推理(或然性推理)。
  •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
  1. 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是两种创造性很强的非逻辑思维特性。
  2. 思维的批判性
  3. 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 数学方法及其对于精确认识事物的作用
  2. 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3. 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经典思维的特征为有序、可分割、绝对理性;而复杂性思维特征为无序、不可分割、不确定性。
  4. 战略性思维及其方法: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1. 科学实践的方法
  •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 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观察对象,强化对象及其条件,具有可重复性。
  • 机遇的意义: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践中要注意机遇的作用。科学研究有许多意外发现。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把握机遇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1. 技术活动的方法
  • 技术思维:是限制性思维,是联系性思维。
  • 技术预测:基本类型有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和演绎性预测。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1.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技术创新的模式:
  2. 来自经验探索或已有技术的延伸,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不大;
  3. 来自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在这种模式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5.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6. 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反思
  •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法兰克福学派: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发挥正面社会作用的同时,把人变为商品的奴隶、消费的奴隶,造成了畸形的、“单向度”的人;
    2. 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作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3. 工具理性成为唯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独裁的手段。
    4. 批判:实际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并不能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应该归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1.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 形成: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以及法国皇家科学院,19世纪德国大学实验室制度和研究班制度,美国大学系和研究生院制度的贯彻,科学的社会建制逐渐完善。
  • 内涵:科学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能部类,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等要素。
  • 社会体制:包括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传播体制、教育培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等。
  1. 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撑: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 社会制度的影响
  3. 政策体制的影响
  4. 军事对抗的影响
  5. 政治理念及行为的影响
  6. 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 科学社会学创始人默顿(著有《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将科学共同体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理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原则”。
  • 人类、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为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指明了最高目标。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1. 大力发展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
  • 科学技术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服务民生,支持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实现振兴国家的伟大目标。
  •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1. 以人文文化引导科学技术文化
  • 英国学者 C. P. 斯诺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分歧与冲突。
  • 技术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理性。
  • 反科学主义但不反科学。
  1. 建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
  • 科学技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 海德格尔通过分析得出,技术中性论是错误的。
  • 要解决环境问题,贯彻绿色发展,就必须进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1. 科学技术的风险评价与决策
  • 在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的主体问题上,有人认为,科学是例外的,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品质,有关科学政策应该置于一个特定的范围,有科学技术专家进行,这就是科学例外论。
  • 科学例外论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批判。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基本内容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观、人才观和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1. 科学技术创新观
  • 科技创新的目标:建成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1. 习近平提出“三步走”规划:2020年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
    2. 理解:“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3. 如何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1. 发展科学技术,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真正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综合国力。
  • 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则: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 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2. 怎样走:

      “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

      “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 科技创新的保障: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发展创新文化
    1. 一是要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2. 二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要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1. 科学技术人才观
  • 人才是第一资源
    1.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2. 在各种人才中,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创新事业的根本支撑,是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核心资源。
  1. 科学技术发展观
  • 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1. “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切,对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新的使命。”
    2. “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
    3.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4.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文章目录
  1. 1. 绪论
  2.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 2.1.1.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 2.1.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3. 2.1.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2.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3.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2. 3.2.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3. 3.3.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4. 4.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 4.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2. 4.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3. 4.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4. 4.4.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5. 5.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 5.1.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 5.2.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3. 5.3.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6. 6.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